鄂東醫養集團市四醫院創傷外科的護士們,年齡跨度——70后、80后、90后,90后是主力軍。作為70后的資深護士,我們常常會回憶,醫院創二甲時高標準的要求,嚴格的考試,曾經艱苦的條件,然后倚老賣老的感嘆:現在的九零后呀,不像我們那會兒了,怎么就這么……
是的,70后看80后好像已經成熟起來了,而90后似乎還在懵懂著,沒心沒肺的笑著,仿佛還擔不起重擔。
可是,新冠肺炎疫情,忽然就朝毫無準備的我們撲來了。第一天上路口排查車輛,是科室最小的九零后——97年的長發妹子張敏。家在丹江口的她,過年一直堅守在科室上班。那天晚上她還要上夜班,可護士長安排她時,她毫不猶豫的就去了。天冷,又下著雨,第一天開始排查,物資準備也不充分,可瘦弱的她一直在雨中堅持著……
發熱病房需要護士,剛結婚還在蜜月期的徐晶主動請命。假小子一樣的她還沒享受多少新婚的甜蜜,就和愛人各自奔赴戰場。會做一手好菜,從不在吃喝上虧待自己的徐晶,在發熱病房里,防護服一上身就幾個小時不吃不喝的忙碌。每次下班一身汗,灌得下兩瓶水。夜班舍不得出隔離病房浪費寶貴的防護服,渴的實在受不了了,喝下一瓶葡萄糖,用她的話說“立馬原地復活了”,轉身又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她也不過是一個90后的小姑娘。
劉黎滯留在外省,不能回來,把自己家的房子,讓給能回家的同事居住生活,說關鍵時刻沒法回來,只能這樣盡盡心;陳家愛,家在鄂州,封路了,不方便上班,干脆被子,衣服一打包住進了單身宿舍,隨時聽候科室的安排;姜群,在發熱病房人員緊缺時,主動的報名,沖向前線;科室留守的80后,90后四個人承包了下周以及后面的中夜班。
好一群90后!我們以為她們還是孩子,還不成熟,她們卻勇敢地挑起擔子,戰斗到了我們前面,守護著我們!
好樣的,創外科的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