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新的歷史起點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總動員、總部署,黃石城發集團堅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深刻認識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戰略意義,全面落實好各項改革任務,更好地履行國有企業的新責任、新使命。結合工作實際,城發集團將從以下四個方面認真推進企業改革,概括起來就是“四個聚焦、四化并舉”。
聚焦主題主線,堅定實體化轉型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突出改革重點,把牢價值取向?!薄罢l說國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變成現代企業?!秉h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背前l集團將認真領會這些精神,把推動從政府融資平臺向實體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轉型作為首要任務,進一步厘清企業與政府的關系,真正構建起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化集團企業,不斷提升自我造血功能和抵御風險能力。以大財政體系建設為契機,著力暢通資源、資產、資本、資金的良性循環;以供應鏈體系建設為抓手,搭建載體平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把城發集團做強做優做大,力爭2025年進入湖北省企業100強,信用評級達到AAA,力爭到2026年,實現集團資產總額突破2000億元,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利潤總額突破20億元;力爭3-5年內培育或控股至少1家上市企業,基本實現去平臺化,成功轉型為現代綜合性國有企業集團,在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黃石篇章中貢獻城發力量。
聚焦主責主業,加快專業化整合步伐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明晰不同類型國有企業功能定位,完善主責主業管理,明確國有資本重點投資領域和方向?!背前l集團將牢記“城市開發建設運營商、市民美好生活服務商”的使命定位,圍繞城市開發建設、城市公共服務、大健康產業發展三大主責主業,緊盯“引領、帶動、保障、調控”四大功能,持續推進企業內部專業化整合,完善主責主業管理。按照“集團總部—運營實體—業務單元”的三級管控模式,將資產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集中,盤活集團資產資源,力爭到2025年,低效閑置資產清理盤活率達到70%以上。創新變革組織管理模式,厘清母集團與子集團權責利關系,將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產業板塊改革為事業部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企業管理效能,有序推進“一企一業、一業一企”,真正把三個主責主業運營好,力爭到2026年形成業務清晰、管理統一、運營一體的專業化發展模式,打造一批專業水平高、創新能力強、引領作用突出的行業領軍企業,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聚焦新質新力,壯大產業化發展鏈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奔哟髧衅髽I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城發集團將積極布局大健康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建鏈補鏈強鏈,著力發展生命健康新質生產力。按照“醫藥食養游居”一體化發展的思路,打造復合型大健康產業鏈條。一是醫藥器械制造。加強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利用現有產業園區,建立康復護理聯合創新中心,發展康養、護理、康復和診斷四大領域的創新技術和設備,大力引進智能醫療康養護理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項目。搭建大健康產業園,引入國內尖端生命科技企業和科研團隊落戶入住,聚焦干細胞培養治療、菌群移植等生命健康項目,滿足高端治療和養老需求。二是智慧康養。依托醫養、餐飲等資源,延伸智慧康養產業鏈,持續完善以市二醫院老年醫學科為基礎,所屬醫療、養老機構為補充的區域診療服務新體系,著力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打造“醫康養”融合的新平臺,通過本地的醫養結合實踐,探索出一套可盈利、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化醫養結合模式。以“藥食同源”為切入點,大力拓展健康膳食業務,與本地企業采取多種合作方式,開展健康飲品、健康食品、特色藥膳產品開發,推動健康膳食走進市民生活。三是生態文旅。對特色旅游資源進行開發,把黃石本地文化旅游資源與康養相結合,依托東方山藥師文化,進一步挖掘礦山公園、西塞山風景區、團城山公園、未蘇灣、華新1907等景區景點文化內涵,將傳統的觀光旅游、休閑度假升級為更加注重健康、養生的康養旅游。謀劃建設東方康養小鎮、磁湖高端康養社區等一批康養服務項目,早日把大健康產業培育成為城發集團未來上市發展的支柱產業。
聚焦效率效益,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
聚焦效率效益,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三年方案明確指出,要圍繞提升活力效率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運營機制。城發集團將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持續深化企業管理、選人用人、激勵考核等領域改革,突出激發活力,健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升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水平;進一步深化分類考核,完善以效益為導向、一企一策的績效考核評估管理體系;進一步破除行政化管理方式,加大經理層成員市場化選聘工作力度,持續推動管理人員競爭上崗,力爭到2025年,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在集團及所屬各級子企業普遍推行;持續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大力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健全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各級干部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程正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