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的發展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一頭連著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一頭連著老百姓民生福祉的改善。但隨著現代社會高速發展,人們公眾出行方式及消費習慣快速變化,城市公交企業普遍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困境。

與此同時,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國有企業,城市公交管理層次多、冗員多、效率低、方式粗放等通病日益凸顯。坐以待斃只會被時代、被市場、被群眾拋在后面,公交企業不得不改,必須得改!
“總有人問我們,為什么要改?但其實對于公共交通行業而言,改革并不是選擇,而是必然?!薄敖?年,我市公交線路由44條增加至56條、新增1條軌交線路,但從業人員由2236人減到1641人?!笔泄患瘓F負責人介紹了改革的初衷、前后變化。
數字的增減,帶來了市民出行的便利,企業的減負上陣。數字背后則是黃石公交集團黨委以改革破局,鋪就市民出行和企業發展康莊大道的求變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為了讓人民出行越來越好,市公交集團黨委一直“以能不能讓市民出行更好”作為工作做不做、值不值的衡量標準,堅持為市民美好出行而改革。
構建更便捷高效線網。深度匹配城市發展、市民出行需求,按照“減重復、增覆蓋、調結構”的原則,啟動公交線網三年優化調整方案;全面抓好有軌電車運營,推進“兩網”融合發展;建設運營黃石市公共交通一體化指揮中心,構建骨干+支干+定制、快慢結合的現代化城市公交網絡布局,用大數據精準賦能線網布局與營運組織調度,消除城市公交出行盲區,提高城市公交運營效率、乘客出行效率。
破解更多樣出行難題。突破常規公交“固化”運營思維,以多種形式定制化巧解不同群體出行難題。近年來,市公交集團開通市民之家、工程職院等專線21條,解決職工通勤難問題;開通墨斗山學?!皩殞毎褪俊睂>€,校園公交2條,助學專線8條,解決學生上學難、家長接送難問題;延伸301路、316路等線路,打通公交出行盲區,解決跨城區村民出行不便難題;開通K55路快線等個性化線路,解決市民出行時間成本高難題。
提供更優惠乘車服務。響應市委市政府安排,為65歲以上老年人、現役(退役)軍人等9類群體提供免費乘車服務,為九年義務教育學生提供3.5折優惠乘車服務,優惠折扣力度居同行業之首,每年為2340余萬人次提供公益性乘車服務。實施30分鐘內免費換乘,每年為285萬余人次提供免費換乘服務;建設電子站牌、推廣應用掌上公交APP,實現線路、站點實時查詢、到站提醒;開通支付寶、微信、銀聯等乘車支付方式,不定期開展優惠乘車活動,讓城市公交惠及更多群體。
城市發展,交通為先。為實現城市公交與快速發展的城市同頻共振,市公交集團積極服務和融入我市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建設大局,用“小車輪”撬動城市大發展。
定制服務優化營商環境。根據城市發展、產業布局情況,市公交集團積極對接開發區、園區重點單位和企業,按照其出行特點和需求,先后開通市民之家、智慧科技產業園、光亮電子、高端設備產業園、寶鋼、保稅物流中心等19家企事業共計40余條通勤專線,打通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城區、企業與家之間的快捷通道,進一步優化我市營商環境。
兜底服務保障經濟發展。搭建橋梁促進內外連通,發行與武漢通對接的全國交通一卡通卡,陸續開通6條對接鄂州市、黃岡市公交線路,構建形成跨城區、跨城鄉、跨交通樞紐、跨市區高效對接與連通的公交線網。在冰凍雨雪天氣等極端情況下,市公交集團全力以赴保障公交正常運營,確保城市正常運轉。每逢舉辦音樂節、跨年夜、“黃馬”等大型活動,按照我市安排,為市民及外地游客提供免費或優惠乘車服務,圓滿完成各項交通保障任務,為我市建設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貢獻公交力量。
文明服務提升城市品質。積極響應政策,大力發展綠色公交,推廣應用新能源公交車,淘汰“黃標車”,目前新能源公交車占比79%,純電動公交車擁有440輛,助推我市綠色發展。結合我市文明城市創建,深化“日行一善”“三進三講”“排隊日”“讓座日”“無車日”等創建活動,吸引市民綠色出行,公交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等好人好事蔚然成風,用綠色暖心服務傳遞公交溫度,用公交流動窗口展示城市形象,助力我市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改革是破解發展難題的關鍵一招。為突破傳統國有公交企業發展困境,市公交集團自我加壓,用改革的辦法加快破除發展體制機制障礙,近年來通過持續實施內部瘦身提質改革,化解歷史包袱,實現了企業減負上陣,用精簡的組織和高效的運營鋪就發展新路。
機構人事改革瘦身增效?!案母锖舐毼?、崗位會大幅度減少,要破除阻力、消除不穩定因素,確保改革穩著陸,黨員干部要先行?!蓖ㄟ^醞釀、有效溝通宣傳,2023年公交集團順利組建新公交集團,形成以公交、軌交運營服務為主業,汽車服務為效益創造中心多元化發展新格局。同步推進機構和干部、人事、薪酬“三項制度”改革,實施干部、管理人員、站區(修理)人員全員公開競聘競崗、一年一聘制,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實現內設機構從9個降至6個、下轄企業由8家降為3家;實現在新增公交軌交線路的情況下,5年減員近600人。
營運組織改革降本增效。精準匹配客流需求,推行“一線一策”改革,實施線路、作業計劃、班次、運力、人員、工資結構、績效考核等“七個優化”,合理排班科學調度,保高峰、降平峰,提高營運效率,爭取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將員工工作和管理績效與薪酬深度掛鉤,實行差異化的考核分配體系,實現“多勞多得、質優多得”,目前一線崗位工資差達30%以上,實現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和有效控制營運成本齊頭并進,近5年營運成本年均下降近1000萬元。
產業融合發展減負增效。公交、軌交一體化運營管理后,為有效發揮“1+1>2”的整合效應,市公交集團做好公交軌交線路、站點對接工作,同時打通人力資源共用通道,實現了管理員、安全員、乘務員、調度員、技術員的統籌調配使用,有效控制了運營和人力成本。目前電車成本控制、客流強度、廣告收入等多項指標穩居全國同類電車城市第一方陣。同時,整合通勤、旅游、駕培、出租、廣告等業務資源,大力發展汽車服務產業,推行“全民”營銷,擦亮國有金字招牌,實現輔業年營收2000余萬元。
“行百里者半九十”?;厥走^往,黃石公交的每一次改革,都帶來了服務的提升、企業的新生。展望未來,公交集團黨委將堅持“改革不停頓”,始終與乘客出行同行、城市發展同頻、企業發展共生,為實現城市公交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懈奮斗,為我市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建功支點建設貢獻力量。